秘密 宁政法[2012]1 号 ★ 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关于印发 市政法综治部门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项目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 市政法各部门、市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法委、综治 委: 为了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政 法委、省综治委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苏 办[2011]42 号)精神,参照《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印 发省政法综治部门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任务责任分解 方案的通知》 ,结合南京实际,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研究制 定了《市政法综治部门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任务责任 分解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并提 出如下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法综治部门和综治委成员单 位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实施《分解方案》项目 摆上突出位置,全力组织实施。各级综治部门要大力加强自 1 身建设,调整完善职能,充实加强力量和教育培训,不断提 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作用。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要把《分解方案》项目中承担的 任务纳入本部门工作的总体规划,把实施项目任务作为提升 本部门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并根据项目任 务的内容,明确领导分工和相应的职能处室,确保各项任务 扎实推进、如期实现。要建立健全实施项目任务的经费保障 机制,为如期完成项目任务提供支撑。 2、明确工作责任。要按照条块结合、条抓块包的原则, 落实责任,合力推进。各区县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省市实 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精神,充分发 挥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优势,加强组织协调,把各部门的职能 作用发挥好,把各方面的力量资源运用好,努力形成推进项 目任务实施的强大合力。各项目任务的牵头部门,要建立健 全协作配合等工作机制,组织协调相关协作部门研究制定各 个项目任务 2012 年至 2015 年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 方案,并及时报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各协作部门要根据 项目任务 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涉及本 部门项目任务的 2012 年至 2015 年的总体实施和年度实施方案,积极配合 牵头部门开展工作,确保协作有序、配合有力。 3、强化督查指导。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定期分析研究工 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督促。适时邀 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视察,积极开展专项巡视、督察 等活动,促进各项目任务有力有序有效实施。要坚持分类指 导原则,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 层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解决项目任务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市综治委成员单位要结合本 2 部门(系统)实施的项目任务及责任分工,加强对基层的工 作指导督促,确保项目任务的工作责任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 局。 4、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管理工作考核 评价指标体系,把综治委成员单位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情 况纳入年度考核,把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工作实绩作为对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业绩评 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对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工 作组织有力、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 作不力导致发生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部门和单位,要追 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要结合机关作风评议,建 立健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评判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 人民群众的意见,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推动社会管理 创新工程不断适应形势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为实现“三争一创”目标作出积极 贡献。 中共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 南京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2 年 1 月 6 日 主题词: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项目任务 分解方案 通知 报:省政法委、省综治委,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中共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 2012 年 1 月 6 日印发 3 10053) 市政法综治部门实施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任务责任分解方案 行动计划 名 称 一、社会 矛盾排查 化解行动 计划 攻坚行动 名 称 (一)源头 治理攻坚 行动 项目 任务 1、畅通 公众诉 求表达 渠道 责任牵头 部 门 市 信 访 局 责任协作 部 门 目 标 要 求 市委办公厅、市 政府办公厅、市 纪委、市委组织 部、市委政法委、 积极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领导 市法院、市检察 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群众等制度。 院、市公安局、 完善信访工作格局,明确信访工作责任,依 市司法局、市人 法按政策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合理诉求并及时 社局、市住建委、 反馈处理结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 市国土局、市教 求,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育局、市卫生局、 市民政局、市工 商局、市总工会、 团市委、市妇联 5 2、建立 群众利 益协调 机制 一、社会 矛盾排查 化解行动 计划 市 维 稳 办 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 家咨询论证制度,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凡是 市维稳领导小组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充分听 成员单位 取群众意见建议,对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 支持的事项缓出台或不出台,坚决防止因决 策不当而损害群众利益。 市 维 稳 办 全面推行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 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工作,将社会稳定风险 评估引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纳入各级党政 市维稳领导小组 领导干部履行综治维稳工作实绩档案,进一 成员单位 步完善评估程序,推动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到 2013 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工作长效机制。 (一)源头 治理攻坚 行动 3、完善 社会稳 定风险 评估机 制 6 一、社会 矛盾排查 化解行动 计划 (一)源头 治理攻坚 行动 4、健全 群众权 益保障 机制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综 治 办 市法院、市检察 院、市维稳办、 市民宗局、市公 安局、市司法局、 市教育局、市人 社局、市民政局、 市农委、市卫生 深入开展与人民群众生产 生活密切相 局、市住建委、 关的行业整治活动,着力解决损坏群众切身 市工商局、市质 利益的问题。依法打击侵害群众权益的违法 监局、市安监局、 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各 市环保局、市经 项权益。 信委、市国土局、 市总工会、团市 委、市妇联、市 人口计生委、市 政府法制办、市 联席办 7 一、社会 矛盾排查 化解行动 计划 5、深入 开展法 制南京 建设 市 委 政 法 委 6、构建 (二)矛盾 滚动排 纠纷化解 查突出 攻坚行动 问题工 作机制 市 委 政 法 委 (一)源头 治理攻坚 行动 市 依 法 治 市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建设法治南京各 协调指导办公室 成员单位、市全 面推进依法行政 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成员单位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有效规范和约束公 共权力;大力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加强执 法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引导 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 益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到 2015 年,行政 复议纠错率达 100%、领导干部学法培训率 达 100%,非人大任命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 识考试率达 90%以上。法律进机关、进企业、 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法律“六 进”活动实现全覆盖,市及区县法制宣传教育 中心、法治文化街区展馆、中心建成率达 90%,全市达到区县、市、省级民主法治村 (社区)创建标准的村(社区)分别达 98%、 80%、30%以上。人民群众对司法执法机关 满意率保持在 95%以上。 市 综 治 办 市法院、市检察 院、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市信 访局、市政府法 制办 着力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强化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和协作联动,最 大程度发现掌握问题和隐患,加强分析研判, 及时有效化解民间纠纷和民事案件,做到发 现在早、处置在小。 8 一、社会 矛盾排查 化解行动 计划 (二)矛盾 纠纷化解 攻坚行动 7、深化 “大调解” 机制建 设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综 治 办 市法院、市检察 院、市维稳办、 发挥司法行政、政府法制等部门和人民 市民宗局、市公 法院组织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 安局、市司法局、 解的职能作用,健全完善市、区县、街镇、 市政府法制办、 社区(村)四级调解组织,健全相应的专(兼) 市民政局、市人 职调解队伍,加强区县、街镇两级“大调解” 社局、市国土局、 工作平台和专业性调解工作平台建设,强化 市住建委、市农 征地拆迁和房屋拆迁、医患纠纷、劳资纠纷、 委、市人口计生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食品安全和交通事故、 委、市环保局、 消费权益等专业调处工作,健全诉调、公调、 市工商局、市卫 检调等对接机制,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矛 生局、市总工会、 盾调处责任体系。 团市委、市妇联、 市联席办 9 8、深入 开展“庭 所共建” 活动 一、社会 矛盾排查 化解行动 计划 9、推动 (二)矛盾 人民群 众参与 纠纷化解 矛盾纠 攻坚行动 纷化解 10、认真 落实涉 法涉诉 信访案 件化解 工作措 施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综 治 办 市 司 法 局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综 治 办 市法院、 市检察院、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公 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扎实有效 开展“庭所共建”活动,建立健全矛盾排查、 巡回审判、司法为民等共建工作机制,最大 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市法院、市检察 积极动员、引导工青妇组织、社会组织 院、市公安局、 和基层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到 2015 年, 市司法局、市综 民间纠纷调处基本实现“应调尽调”,调处成功 治办、市民政局、 率达 95%,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 55%以 市总工会、团市 上。 委、市妇联 市法院、 市检察院、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市信访局 10 市、区县政法机关依托信访部门建立涉 法涉诉联合接访机构,建立涉法涉诉信访终 结机制,完善司法信访救助制度,落实信访 终结后的救助、教育、稳控责任,深入开展 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行动,确保实现 积案化解各项目标。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一)流动 人口服务 管理攻坚 行动 11、健 全流动 人口服 务管理 体系 市 公 安 局 市公安局、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民宗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住建委、 市卫生局、 市人口是省委、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11 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市及流动 人口较多的区县探索设立承担流动人口服务 管理职能的工作部门,完善市、区县、街镇、 村(社区)四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加 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 需经费纳入相关部门预算。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一)流动 人口服务 管理攻坚 行动 12、积 极稳妥 推进户 籍制度 改革 市 公 安 局 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人社局、 市住建委、 市卫生局、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人口计生委、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12 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为重点,建立 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进一步放宽中 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完善流动人口 居住证管理办法,实行“一证通”制度,到 2013 年基本完成集中换发证工作。落实 配套政策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 实际问题。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一)流动 人口服务 管理攻坚 行动 13、大 力推进 流动人 口信息 综合管 理平台 建设 14、落 实流动 人口司 法保护 措施 市 公 安 局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综 治 办 市人口计生委、 市卫生局、 市民政局、 市人社局、 市住建委、 市经信委、 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 人民银行南京分 行银管部 建立集流动人口治安、消防、人口计生、 食品安全、劳动就业、房屋租赁备案、流浪 乞讨人员救助、居住证办理、税收征管、人 员分类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人口信息综合管 理平台,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措施。 2013 年全市流动人口登记率、私房出租户责 任书签订率、流动人口较多的街镇和社区 (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建成率分别达 90%、90%、80%以上,到 2015 年分别达 95%以上。 市法院、 市检察院、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市人社局 推广建立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基地, 平等保护涉罪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优先审 理、裁判、执行涉及流动人口的案件,切实 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13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二)特殊 人群服务 管理攻坚 行动 15、加强 对刑释 解教人 员的服 务管理 市 司 法 局 市检察院、 市公安局、 市委 610 办、 市民政局、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工商局、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 14 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 扶教育的协作机制,完善出狱出所前评估 制度,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出狱出所时的必 送必接机制;市和各区县建设一个功能齐 全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用于 安置“三无”人员等重点帮教对象;落实刑 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积极帮助解决 他们在就业、就学、生活、家庭等方面的 实际困难,将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纳 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符合条 件的自主创业刑释解教人员和安置刑释 解教人员的企业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到 2015 年,全市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 2% 以下。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二)特殊 人群服务 管理攻坚 行动 16、加强 对社区 服刑人 员的矫 正工作 市 司 法 局 市检察院、 市公安局、 市委 610 办、 市民政局、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工商局、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 15 建立完善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 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组建司法所人员、社区 民警、专(兼)职检察联络员、社区矫正工 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矫正队 伍,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 正和帮困扶助工作。在区县建立集“执行交付 衔接、日常监督管理、法律政策教育、人际 交往训练、就业培训指导、临时过渡安置” 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 心。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 的风险等级制定矫正个案,实施分级管控措 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实时定位监控 技术,加强对重点和流动人员的管理,有效 杜绝脱管漏管现象,促进管控教育措施的落 实。到 2015 年,确保全市社区服刑人员重 新犯罪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17、建立 健全重 (二)特殊 点青少 人群服务 年群体 管理攻坚 服务帮 行动 教管理 机制 团 市 委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困难帮扶、权益维 护、心里疏导和思想引导,完善重点分类动 态管理机制和行为干预模式,积极依托专职 社工和各方面社会力量,探索预防闲散、有 不良行为等重点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的新途 市综治委预防青 径,深入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 少年违法犯罪领 建活动;新建或改造一所满足需要的专门(工 导小组成员单位 读)学校;依托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 中心,加强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落未成年 人的救助和孤儿、弃婴的收留抚养、教育管 理。到 2015 年,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占犯 罪总数的比例不超过 3%。 16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二)特殊 人群服务 管理攻坚 行动 建立定期排查机制,以基层公安派出所 为主,村(社区)密切配合,开展全面排查 摸底,进行危险性评估,实行分级管理控制, 免费提供药物治疗,对需要收治的应及时予 以收治;健全防治机构与队伍,建立经费保 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保证精神病专科医 院的建设经费,安排精神病人诊断、评估及 救治专项经费;依托精神病院,分别建立相 应规模的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收治 中心、安康医院或改、扩建专门机构病区, 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建立易感染艾滋 病人收治中心,对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劳 动教养、刑事拘留、逮捕以及被判处有期徒 刑的艾滋病感染者进行集中收治关押。 18、建 立健全 具有肇 事肇祸 倾向精 神病人 和易感 染艾滋 病人救 治管控 机制 市 卫 生 局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市民政局、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人社局、 市财政局 19、建立 健全吸 毒人员 救治管 控机制 市 公 安 局 市卫生局、市司 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 法局、市民政局、 毒、社区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相互衔接的工 市发改委、市教 作机制。到 2015 年,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育局、市人社局 人员执行率不低于 90%。 17 三、公共 安全体系 建设行动 计划 (一)治安 防控体系建 设攻坚行动 21、进 一步完 善立体 化社会 治安防 控体系 建设 市 委 610 二、人口 服务管理 行动计划 20、加强 对“法轮 (二)特殊 功”等邪 人群服务 教痴迷 管理攻坚 者的帮 行动 教和管 控工作 办 市 公 安 局 市法院、 市检察院、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市教育局 加强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对社会有 危害的气功组织的打击、防范、控制工作。 大力推进“无邪教地区”创建活动,拓展创建 领域,最大限度地挤压邪教生存和发展的空 间。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法 制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对法轮功等邪教痴迷 者的帮教工作,力争使法轮功未转化人数有 较大幅度下降。深入推进“回归社会工程”,促 进法轮功已转化人员尽快融入社会正常生 活。 市法院、市检察 院、市发改委、 市国家安全局、 以深化平安南京建设为载体,以打得狠、 市司法局、市财 防得住、控得严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点线面 政局、市交通运 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 输局、武警南京 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支队、南京警备 区政治部 18 三、公共 安全体系 建设行动 计划 22、构建 市、区 县、街 镇、村 (社区) 四级联 (一)治安 网视屏 防控体系建 监控系 设攻坚行动 统 市 公 安 局 23、加强 巡防队 伍建设 市 公 安 局 全面深化技防建设,在城镇地区建立以 社区、单位和家庭为主体的区域报警联网系 市住建委、 统,在农村地区实施平安互助网系统。到 市发改委、 2013 年,技防街镇规范化运行率及主要街面 市经信委、 路面、治安卡口、警务查报站技防建设达标 市财政局、 率达 100%,全市三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 市商务局、 金融网点、加油(气)站、金银珠宝营业场 人行南京分行银 所等易被侵袭目标安防建设达标率达到 管部 100%,沿街商铺、城镇居民和农村家庭技防 入户率分别达到 100%、80%和 70%,2015 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到 2013 年,市建立 100 人以上的特 市人社局 19 警队,区县建立 120 人以上的专职巡防 大队,街镇建立 30 人以上的巡防中队。 三、公共 安全体系 建设行动 计划 24、进一 步健全 社会治 安重点 地区排 查整治 (一)治安 机制 防控体系建 设攻坚行动 25、依法 严厉打 击各类 违法犯 罪活动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综 治 办 市 公 安 局 市法院、市检察 院、市公安局、 市经信委、市司 法局、市教育局、 加强城乡结合部、 “城中村”、学校和幼儿 市文广新局、市 园、医院等重点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 卫生局、市财政 局、市民政局、 整治,建立起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于 市住建委、市工 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 商局、团市委、 南京警备区政治 部、武警南京支队 市法院、市检察 院、市国家安全 局、市司法局、 市经信委、市工 商局、人行南京 分行银管部、金 陵海关 20 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 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拐卖妇女儿童、 毒品犯罪、邪教严重违法犯罪以及非法金融 活动、走私、传销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 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26、依法 加强对 (一)治安 小规模 防控体系建 旅馆和 设攻坚行动 特种行 业的管 理 三、公共 安全体系 建设行动 计划 27、加强 安全生 (二)公共 产系统 安全监督体 化、标 系建设攻坚 准化、 行动 科学化 建设 依法加强对小规模旅馆的管理,安装旅 馆业信息系统和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实现对 小旅馆的有效管理。加强特种行业监督管理, 逐步将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延伸到废旧 物品收购(站)点、旧货市场、典当拍卖、 机动车修理、房屋中介、物流、汽车租赁等 重点特种行业(场所) 。 市 公 安 局 市工商局、 市经信委、 市住建委、 市商务局、 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 市 安 监 局 建立健全法规规章、政策标准、技术服务、 应急处置和救援、社会监督、宣传教育培训体 市政府办公厅、 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安 全监管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 市委宣传部、 究,在全省所有工业企业全面推广“1+3”安全 市公安局、 监控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群防、群控、群治” 市司法局、 的有效机制,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 市政府法制办、 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 市教育局、 专项治理,构建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 市经信委、 障网,提升企业防灾抗灾、应急救援和事故处 市质监局、 置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和监督管理基础。 市总工会 到 2015 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 死亡率下降 40%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 10 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30%以上。 21 28、深入 推进消 防安全 “防火墙” 工程建 设 三、公共 安全体系 建设行动 计划 (二)公共 安全监督体 系建设攻坚 29、深入 实施文 行动 明交通 行动计 划和城 市道路 交通管 理畅通 工程 市 公 安 局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地方法规标准和规 定,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 市消防联席会议 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持续开展火灾隐患 成员单位 排查整治工作,坚持防止发生重特大火灾事 故,年度火灾亿元 GDP 死亡率控制在 0.01 以内,万人火灾死亡率控制在 0.019 以内。 市 公 安 局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进一步优 化交通组织,加大智能交通建设力度,提高 市文明交通行动 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率。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区 领导小组成员单 县创建活动,全面推广交通安全进社区工作, 位、 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高速公路“生 市畅通工程领导 命防护工程”,创新交通安全源头监管联动机 小组成员单位 制。力争到 2015 年,全市 80%以上区县达 到平安畅通区县标准,机动车万人死亡率下 降 25%以上。 22 三、公共 安全体系 建设行动 计划 30、建立 健全食 (二)公共 品药品 安全监督体 安全责 系建设攻坚 任体系 行动 和监管 体系 31、建立 统一领 (三)应急 导的应 管理体系建 急联动 设攻坚行动 指挥系 统 强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 监管责任, 落实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主体责 任, 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标准, 加强检验检测、 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 支撑能力建设, 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 犯罪活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完善食 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 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 故责任追究制, 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食品药品安 全先行区、示范区、创新区。到 2015 年,餐饮 服务单位量化分级总体评定率 90%以上,基本 药物评价性抽验和监督抽验覆盖所有市增补品 种,药物研究机构备案率、药品流通环节远程监 督覆盖率、召回问题药品处理率均达到 100%。 市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 市卫生局、 市质监局、 市公安局、 市工商局 市 政 府 办 公 厅 全面构建统一领导、结构合理、功能完善、 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 市公安局、 急管理体系。依托反恐部门,整合公安、国家安 市维稳办、 全、应急、维稳、处突等部门力量,成立反恐应 市国家安全局、 急组织,推动应急中心与公安指挥中心有机结 合,建立统一领导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努力形 武警南京支队 成应急指挥中心、实战调度中心、情报信息中心 和治安防控中心“四位一体”。 23 三、公共 安全体系 建设行动 计划 32、加强 救援专 业队伍 (三)应急 建设, 管理体系建 完善突 设攻坚行动 发公共 事件各 项工作 机制 市 政 府 办 公 厅 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构建应急 物资储备供应体系,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处 置演练。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信息 报告、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社会动员、应 市公安局、 急救灾物资生产储备调用补偿、信息发布、 武警南京支队、 舆论引导和善后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知识和 市司法局、 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 市交通运输局、 和防范风险能力。到 2015 年,基本建成覆 市农委、 盖全市、实现各类应急信息资源共享的应急 市国土局、 管理平台,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突发气 市环保局、 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98%以上,重点 市旅游园林局、 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源建档率和敏感保护目标 市教育局、 建档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 市卫生局、 紧急医学救援信息报告及时率和完整率、重 市经信委 大动物疫情监测覆盖率均达到 100%。基本 建成市、区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政府专职 消防队和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保证各类 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保证受灾 民众 24 小时内得到基本救助。 24 33、建立 人口基础 信息库 四、固本 强基行动 计划 (一)社会 34、建立 管理基础制 健全社 度建设攻坚 会诚信 行动 制度 35、加强 社会规 范建设 市 公 安 局 市人口计生委、 市人社局、市住 在居民身份证中增加相关信息,完善公 建委、市民政局、 市教育局、市交 民信息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规范居民身 通运输局、市经 份证的使用、查验、核查,逐步建立健全相 信委、市工商局、 关方面的实名登记制度。 人行南京分行营 管部 市 信 用 办 理顺社会信用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社会 市“建信用南京 诚信行为规范,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公民个 城,做诚信南京 人和企事业单位信用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统 人”工作领导小 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平台,强化对守信 组成员单位 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 市 民 政 局 推进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 市委宣传部、 约、社会公约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调 市政府法制办、 整成员关系、约束成员行为、保障成员利益 市司法局、 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自律、他律、互律使公 市经信委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共同行 为准则。 25 36、加强 基层党 组织建 设 四、固本 强基行动 计划 市 委 组 织 部 市委统战部、 市民政局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会领域党 建工作机制,重点推进新建社区(小区) 党建以及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 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推进开发园 区、行业协会、商务楼宇等党组织建设,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到 2015 年基本 实现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市委组织部、 市公安局、 市编办 全面推广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 会依法自治、社区管理服务站承接公共服 务、社区综治办负责综治维稳工作的“一 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 制,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基础工作进社区活 动,强化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管理服务功 能,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 志愿服务、居民互助服务体系,努力构建 内容丰富、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方便快 捷的社区服务新机制。 (二)基层 社会管理服 务体系建设 攻坚行动 37、健全 完善社 会管理 体制机 制 市 民 政 局 26 38、大力 推进城 市网格 化管理 四、固本 强基行动 计划 39、建立 和完善 (二)基层 街镇综 社会管理服 治维稳 务体系建设 机制 攻坚行动 40、加强 社区综 合服务 管理队 伍建设 市公安局 切实把街道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 二级网格,并在社区内划分若干基础网格, 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纳入网 格,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 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 市 综 治 办 市法院、 市检察院、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市委 610 办、 市信访局 发挥街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牵头抓总作 用,加强基层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 法庭和派驻检察室(工作站) 、610 办及调委 会、治保会等配套组织建设,实现一个体系 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 窗口服务,统筹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 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 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联抓。 市 综 治 办 加强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机制建设,配齐配 市公安局、市司 强青少年事务、“扫黄打非”、禁毒、安置帮教 法局、市教育局、 等综治专业社工队伍,发展壮大城市管理、平 市文广新局、市 安建设、治安防范、应急服务等专业志愿者服 民政局、市总工 务队伍,制定完善专业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管理 会、团市委、市 办法,建立健全人员选拔、教育培训、持证上 岗、信息研判、保障救助、考核奖励等工作机 妇联 制,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市 民 政 局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委 政 法 委 27 41、加强 基层国 家安全 人民防 线建设 四、固本 强基行动 计划 (二)基层 社会管理服 务体系建设 42、加强 攻坚行动 基层民 族宗教 工作三 级管理 网络两 级责任 建设 市 国 家 安 全 局 市 民 族 宗 教 事 务 局 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 市委政法委、 市委统战部、 市民政局 以区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 推动人民防线综治网络建设。到 2012 年, 全市 60%以上区县完成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 公室实体化建设。到 2014 年,所有区县完 成“国安办”实体化建设。 市委统战部、 市公安局、 市住建委、 市人社局、 市民政局、 市文广新局 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全面贯 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 务,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管理网络两 级责任制建设,完善民族宗教社会管理信息 网络,发挥民族宗教社团组织在构建和谐社 会中的积极作用,抓好宗教活动场所布局的 中长期规划和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和谐宗 教团体寺观教堂创建活动评价考核指标体 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 推进社区民族工作,切实加强少数民族群众 服务管理。 28 43、建设 社会管 理服务 信息系 统 四、固本 强基行动 计划 市 委 政 法 委 市 综 治 办 市法院、市检察 院、市公安局、市 明确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内容,建立完善 司法局、市人口计 管理服务制度和流程,积极开展市级政法部 生委、市教育局、 门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执 市民政局、市卫生 法信息化建设,实现政法机关执法办案的全 局、市住建委、市 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督管理。整合基层 经信委、市工商 信息和管理服务信息,建成社会管理服务综 局、市交通运输 合信息“大平台”。 局、市安监局 市 公 安 局 建立流动人口、境外来华人员、闲散青 市国家安全局、 少年、重性精神病患人员、邪教人员、吸毒 市司法局、市民 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 政局、市外办、 人口信息库,到 2013 年建立政法部门共享、 市教育局、市住 互联互通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 建委、市人社局、 依托现有政府电子政务网,整合人口、教育、 市卫生局、市工 民政、就业、医疗、住房、安全、工商、交 商局、市人口计 通等基础信息和管理服务信息,到 2015 年 生委、市统计局、 建成功能齐全、互联互通、覆盖延伸社区(村) 团市委 的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大平台”,形成全方 位、全时空、全覆盖的信息网络。 (三)社会 管理信息化 建设攻坚行 动 44、建立 重点人 口信息 库 市 综 治 办 29 45、推动 非公有 制经济 组织党 群组织 建设 五、社会 组织管理 行动计划 (一)非公 46、明确 有制经济组 非公有 织服务管理 制经济 组织管 攻坚行动 理和服 务的社 会责 任、建 立健全 各项工 作机制 市 委 组 织 部 市委统战部、市 民政局、市工商 推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组 局、市总工会、 织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发挥其团结 团市委、市外办、 引导职工、促进劳资共赢、和谐发展的积极 市公安局、市国 家安全局、市人 作用。 社局 市 委 统 战 部 依法建立以职工代表为基本形式的民 主管理制度,指导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完 善内部治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改善职工 市人社局、 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完善人力 市工商局、 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代表组 市民政局、 织共同参与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完善 市总工会、 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制度和劳动关系预 警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督促各类 市外办、 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健 市公安局、 市国家安全局、 全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机制,以企业 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和谐劳动 市经信委、 关系创建活动,推动劳资双方就劳动报酬、 市工商联 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安全保护等关系 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协商、签 订集体合同。 30 47、建立 健全职工 (一)非公 工资集体 有制经济组 协商机制、 织服务管理 正常增长 机制和支 攻坚行动 付保障机 制 市 人 社 局 48、创新 (二)社会 社会组 组织培育管 织服务 理攻坚行动 管理模 式 市 民 政 局 五、社会 组织管理 行动计划 进一步创新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手段,每 年发布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大力实施工资 市公安局、市发 集体协商制度,推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工资 改委、市经信委、 集体协商机制,各类已建工会企业基本建立 市总工会、市民 工资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完善内部分配 政局、市住建委、 制度,逐步缩小一线职工工资与经营管理者 市安监局、市工 的收入差距。健全欠薪保障应急周转金制度, 扩大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实施范围。强化工资 商联 支付预警,重点解决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 付保障问题。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参与社会管 理的作用,重点扶持发展经济类、科技类、公 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依法加 强对政治类、法律类、宗教类社会组织以及有 市公安局、 境外复杂背景的社会组织的监管。充分发挥行 市国家安全局、 业管理部门作用,逐步扩大社会组织直接向民 市财政局、 政部门申请登记范围。推动社会组织在机构、 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脱钩。加强 市发改委、 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 市住建委、 设,扶持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探索建立社会组 市经信委、 织、社区、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建立社会组 市外办 织人才库,健全培训体系,推进社会组织从业 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到 2015 年,力争全市 登记的社会组织、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达到省 里要求。 31 49、推动 社会组 织参与 社会管 理 五、社会 组织管理 行动计划 市 民 政 局 市人社局、 市教育局、 市发改委 市 民 政 局 健全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制度、资金管 市委组织部、 理制度、年度检查制度、社会组织查处退出 市公安局、 制度,逐步形成登记审批、日常监管、税务 市国家安全局、 稽查、违法审查、信息披露、公共服务和行 市财政局、 政处罚等各环节信息共享、工作协调的管理 市审计局、 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提高自 市质监局 律性。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把各类社会 组织纳入党委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体系。 (二)社会 组织培育管 理攻坚行动 50、建立 社会组 织监管 信息平 台 32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加强社会 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高开展公益服务 和中介服务的能力。 51、探索 建立境 外非政 府组织 活动管 理备案 制度 五、社会 组织管理 行动计划 (三)境外 52、引导 非政府组织 境外非 管理攻坚行 政府组 织发挥 动 积极作 用 53、加强 对少数 重点组 织的监 管 市 外 办 建立健全市级联系会议制度,强化外事 部门的职责,加强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确 市公安局、 保管理工作“一盘棋”。建立财务监督、业务监 市国家安全局、 督、内部监督等有效监督机制,重点把好境 市民政局、 外非政府组织与南京地区的合作项目关、资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金审批关、协议签署关、活动监管关,提高 服务管理整体水平。 市 外 办 市公安局、 加强与实力强、影响大的组织正面接触, 市国家安全局、 施加积极影响,妥善利用其在资金、技术、 市民政局、 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或经验,为我市经济社会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展服务。 市 外 办 市公安局、 依法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与境内合 市国家安全局、 作的管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少数重 市民政局、 点组织的监管,强化情报搜集工作,坚决防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范和打击其渗透破坏活动。 33 54、健全 网上网 下结合 的综合 防控 体系 六、信息 网络综合 管理行动 计划 (一)虚拟 社会综合防 55、健全 控体系建设 宣传、 攻坚行动 引导、 管理相 结合的 网络舆 论引导 工作格 局 加强网络技术手段和管理力量建设,建 立互联网基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对网 上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的监测、研 判、预警、处置机制,建立完善投诉、查处 和不良后果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对网上煽动 指挥、网下串联行动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 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活动,统筹管好网 上网下两个阵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市 公 安 局 市委宣传部、 市经信委、 市国家安全局 市 委 宣 传 部 加强宣传、通信、公安、国家安全等部 门的协调配合,统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 体和传统媒体管理,依法加强社交网络和即 时通信工具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体 系,及时掌握境外网络涉我负面舆情,完善 网上舆论引导响应机制和重大案(事)件快 市公安局、 速反应机制,建立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加 市经信委、 强专兼职网络宣传、评论员队伍建设,主动 市国家安全局、 加强与重点网站管理员、论坛版主、博主群 市外宣办 主等的联系,掌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力 争到 2013 年,全市所有区县建立网络安全 管理和互联网舆情导控队伍,有效实现对网 上重点人、网上信息舆情和网上重点阵地“三 大关键环节”的动态管控,构建和谐稳定的虚 拟社会网络环境。 34 (一)虚拟 56、加强 社会综合防 青少年 控体系建设 网上阵 攻坚行动 地建设 市 委 宣 传 部 市公安局、 市经信委、 市文广新局、 团市委 加强网上“扫黄打非”工作,净化青少年 上网环境。在每个街镇、村(社区)建有文 化共享工程基础服务点,并为未成年人提供 免费文化服务。深入开展“阳光网络伴我成 长”主题系列活动,逐步形成多领域、全覆 盖、深层次的未成年人“文明上网”服务体 系。探索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教育引 导青少年。 市公安局、 市文广新局、 市国家安全局 进一步明确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 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服务 机构、信息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等主体的 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 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互联网综合管理格 局。 六、信息 网络综合 管理行动 计划 (二)互联 网安全管理 攻坚行动 57、完善 互联网 基础管 理格局 市 经 信 委 35 六、信息 网络综合 管理行动 计划 58、加强 互联网 重要系 统、重 点单位 信息安 全设施 (二)互联 建设和 网安全管理 管理 攻坚行动 59、健全 互联网 信息服 务“黑名 单”制度 市 公 安 局 市 经 信 委 市委宣传部、 市经信委、 市国家安全局 整合网安管理、网上舆情、网络侦查等 各类信息资源与技术系统,强化网络安全形 势分析,提升网络安全预警和处置能力,为 构建虚拟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提供有力的技 术支撑。到 2013 年底前,在核心、要害、 重点部位计算机网络系统上安装网络检测 与阻断系统,80%以上的重点网站和重点网 络社区安装符合国家标准或公共安全行业 标准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设施,党政机 关、大专院校等重点联网单位、非营业性场 所安全保护技术设施建设率不低于 60%, 重要信息系统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风险评估工作要求。 市委宣传部、 市公安局、 市国家安全局 推进互联网网站诚信体系,提高互联网 业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水平。建立互联网 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机制,积极推 动实行网络实名制、手机实名制、网络互动 环节实名制,并加强互联网安全设施建设和 管理,建立网络媒体自律公约,落实电信运 营企业、用户的法律责任和网络信息安全制 度。 36 六、信息 网络综合 管理行动 计划 60、加强 (二)互联 互联网 网安全管理 基础信 攻坚行动 息数据 库建设 市 经 信 委 市委宣传部、 市公安局、 市人社局、 市人口计生委 37 强化互联网基层资源的管控,加强互联 网基层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大对域名、IP 地址、网站的管理,运用网站备案管理系统、 互联网综合管理平台等技术管控平台,进一 步加强对互联网基层数据的校验,提高完整 性和准确性。建立实时更新的虚拟人口、虚 拟社区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到 2011 年底前 全市互联网基础数据入库率和查询应用准 确率不低于 95%。